据环球时报报道,日本共同社8月19日消息,日方因中国海警船常态化巡航钓鱼岛,已启用MQ-9B“海上守卫者”无人机开展空中警备,钓鱼岛局势再起波澜。
当下距离中国“九三阅兵”不足十日,日本在军事层面的动作愈发密集,防卫大臣石破茂的一系列动向更像是在“打明牌”。此前外界还在猜测日本军事扩张的边界,如今其在钓鱼岛的部署和对核能力的觊觎,已然将野心摆到了台面上。
日本此次投入钓鱼岛的MQ-9B“海上守卫者”无人机,并非普通侦察装备。这款由美国通用公司研发的机型,是美军MQ-9“死神”无人机的改进版本,续航里程能达到4300公里左右,可在1万米以上高空持续飞行40小时。它搭载的雷达、光电侦察设备和多组摄像头,能实时传输监控影像,抗恶劣天气能力突出,还具备反潜、反水雷功能,专门针对海上长时间作业设计。
从4月开始,这款无人机就多次在钓鱼岛周边上空活动,紧盯中国海警船动向,只是日本海上保安厅始终对外缄口,仅以“装备运用事宜无可奉告”回应。中国海警局早已明确表态,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2024年中国海警船在该海域巡航天数达355天,创下2012年日本所谓“国有化”钓鱼岛后的新高,常态化巡航本就是维护主权的正当举措。
军事专家张军社分析,日本用MQ-9B替代有人舰艇、飞机监控钓鱼岛,看似是提升警戒效率,实则暗藏风险。这款无人机飞行速度慢、缺乏自卫能力,一旦失控或坠毁,极可能与其他飞行物相撞,甚至威胁海上舰船安全。更关键的是,若日方无人机侵入中国钓鱼岛领空,就是明显的违法行径,中方必然会采取反制措施,届时引发的误判后果,恐怕不是日本能承受的。
日本在钓鱼岛的动作,只是其军事扩张的一个缩影。作为二战战败国,日本如今的军事实力早已超出“自卫”范畴。其海上自卫队总吨位超过英国、法国两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海军,还装备了第五代隐身战机和轻型航母,妥妥的亚洲军事大国。过去依赖“美日同盟”和驻日美军保障安全的日本,现在正一步步突破军事限制。
最值得警惕的是,日本国内对核武器的讨论近期再度升温。几年前,前首相安倍晋三就曾炒作“核共享”构想,希望允许美国在日本部署核武器以换取庇护,后来因时任首相岸田文雄兴趣不大、安倍遇刺,相关声音才暂时沉寂。如今,以右翼参议员松川瑠衣为代表的政客,又开始拿特朗普政府的战略调整说事。他们认为美国连欧洲都在逐步“抛弃”,日本不能再指望美军永远驻守,必须规划“B计划”——寻求战略独立,进而发展核武器。
日本敢有这样的盘算,和美国的态度变化脱不开关系。过去美日合作,基本是日本配合美国战略、美国为日本提供安全庇护的“交易模式”。现在特朗普政府更看重实际利益,不仅要求日本继续服务于美国战略,还逼着日本为“庇护”支付更多费用,双方在贸易关税、产业投资、防务投入等领域的分歧越来越大。美国对日本汽车加税,直接击中日本经济要害,让不少日本政客觉得“美国靠不住”。
与此同时,美国自身实力衰退,军力也显露出捉襟见肘的迹象。为了维持全球霸权、填补在印太地区的权力空白,美国对日本军力的限制不断放宽,甚至鼓动北约国家加强在亚太的军事存在。这种纵容之下,日本的军事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合作领域也从经济向军事快速拓展。
1. 中国始终是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捍卫者,日本若想保障自身安全,最该做的是停止破坏地区安定的行为,而非搞军事扩张、谋求核能力。
2. 日本有二战侵略的历史污点,其防务建设必须严格遵守“和平宪法”,绝不能拥有对域外发起主动进攻的能力。
3. 国际社会应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对其突破军事限制、觊觎核武器的动向保持高度关注,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
4. 针对钓鱼岛局势,中方需持续强化维权执法,对日本无人机可能的领空侵犯做好反制准备,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5. 日本若继续在危险道路上前行,无视历史教训和地区国家反对,迟早会成为亚太公敌,最终损害的还是自身利益。
再过几天,中国“九三阅兵”就将举行,届时解放军的发展成果会全面展现。日本若能正视这一事实,就该清楚自身与中国军力的差距,放弃不切实际的野心。毕竟,在历史规律和中国维护主权的坚定决心面前,任何试图挑衅的行为,最终都只会自食恶果。
盛达优配-盛达优配官网-专业股票配资资讯网-配资网官网最新信息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