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南银行:新中国金融的摇篮
谨以此文献给冀南银行的烈士和我的父母及他们的战友们
“红日照遍了东方, 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 ! 看吧!千山万壑,铁壁铜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气焰千万丈!听吧!母亲送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一首气势磅礴雄壮经典的抗日战歌《太行山上》,又把我们带回80多年前,那场中华民族英勇奋起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神圣战争。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经过全国人民的浴血抗战,1939年初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日军侵占了许多城市,控制了交通干线,对抗日根据地实行严密封锁和疯狂的“扫荡”,致使冀南、太行根据地经济和财政遭到严重损害。为了冲破日寇的经济封锁,由八路军129师和冀南区行政公署共同筹建,属于八路军总部后勤部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领导下的金融机构—冀南银行,是八路军的银行实行军事化管理。发行根据地本位币冀钞,以统一全区货币,保障供给,发展经济。1939年10月15日在地处魏巍太行山的山西黎城县黄崖洞镇小寨村正式成立。
我父亲1937年10月面对国家危难毅然决然投笔从戎参加八路军,开始在八路军115师干部学校,后到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又编入抗日军政大学洛川大队。1938年5月我父亲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8月在延安参加抗大第四期毕业典礼后分配到八路军总部特务团,1940年任特务团三营教导员,参加了彭德怀元帅指挥的“百团大战”,参加了左权将军指挥的“关家垴”战役,八路军总部兵工厂“黄崖洞”保卫战,参加了1940年秋季反扫荡作战。在激烈残酷的战争中父亲许多战友都牺牲了,其中一位参加过红军长征的老排长和几位战士在进攻日军阵地时牺牲在父亲的身旁。1941年父亲调到冀南银行总行印刷厂工作,任党总支书记和教导员,时年22岁。
冀南银行是货币发行银行,印刷钞票是非常艰巨的工程。第一台印钞机是石印机,后来银行把冀西报社、太北胜利报社、太岳新华印刷厂等的机器和技术工人一起调配集中起来,短短几个月时间成立4个印钞所和2个铅印所,成为冀南银行的主力印刷机构。钞票作为一种特殊的印制品,印刷技术和质量非常严格,以防伪造。当时根据地物资奇缺,所用印钞纸,油墨等均是从敌占区进口,八路军总部情报系统从天津买印钞纸,从北平买油墨,为防止引起敌人的主意,材料分别从河北涉县岫井村和武安县阳邑镇引进,在采购中很多人也是冒着生命风险,有的人就是在采购中,不幸被捕牺牲。材料采购回来后,往往被隐藏于崇山峻岭中那些不被敌人注意的岩洞,根据需要银行安排人员通过背负肩扛,运到印钞点。生产出的冀钞则通过骡马运往各分行、支行。冀钞的发行有力打击了敌人利用伪钞掠夺人民物资的阴谋,缩小了伪钞的市场,丰富了对敌经济斗争的形式,自然引起敌人的仇视,多次发起对冀钞的“扫荡”。为了对付敌人的破坏,印刷机构长期转战,由村庄转移到深山峡谷坚持生产,遇到敌情就把沉重的机器拆开背起来转移,一旦和敌人遭遇,工人就成为战士和敌人战斗,为保卫印钞所,许多同志献出年青的生命。冀南银行从1939年成立到1948年9月,9年间发行冀钞2000余亿元,按当时华北人口5000多万计算,每人平均4025元。
1940年日军向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发起疯狂的大扫荡,实行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采取“围攻”“铁壁合围”“梳蓖战术”企图扼杀根据地军民。面对残酷严重的斗争形势,冀南银行全体职工一手拿枪,一手持账簿,白天工作,夜间行军,跟随部队与敌人周旋,账款常驮在马背上,战争特别紧张时,账款分开装在战士们的背包里。
冀南银行把支持恢复农业生产,作为银行信贷业务的重点。边区政府成立之前,“出门二分利,两月一季粮”的利滚利剥削使农民不堪重负。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之后实行减租减息,缓和农村阶级关系,改善了人民生活,但农村经济受到破坏,加之灾荒,农民依然困难重重,特别缺乏生产资料。冀南银行成立之初就开始发放农村低利贷款,以后又逐步发放春耕贷款、灾荒自救贷款,发放打井、耕牛、种子、油坊的功能贷款,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据统计1939年到1947年冀南银行在边区发放贷款100余亿元。
冀南银行成立后,小寨村民腾出最好的房子给银行办公,在残酷战斗环境中,小寨村民把冀南银行看作自家的事业,他们为银行站岗放哨送情况;情况紧急他们帮助转移物资;危急时刻掩护同志看护伤员。银行当时没有存放金银钞票的库房,更没有保险柜,装钞票的麻袋常常放在村民家里,从来没有失盗或丟失过。群众主动帮助看守钞票,他们成为真正的“保险柜”。日寇把小寨村视为眼中钉,多次发动对小寨村的“扫荡”。小寨村民不畏强暴,不惜牺牲自家的财产,深信保住了银行就保住了革命,就有出头的好日子。1943年,初日寇对小寨村发动“扫荡”,农民霍星斗被敌人抓住,面对日寇的刺刀,他守口如瓶死也不泄露银行埋藏的机器物的、账款,残暴的敌人灭绝人性地杀了他一家数口其中还有一个正在吃奶的婴儿。
从1939年到1943年,日寇疯狂地扫荡黎城,残酷地烧杀抢掠。据不完全统计,全县被日军残杀的群众1684人,受伤1921人,被劫持960多人,因战争病饿致死的2430多人,总计7000余人,占全县当时总人口的8%;仅冀南银行总行所在地小寨村就有51人被日寇杀害。冀南银行首任行长高捷成,1943年5月14日,敌人“扫荡”太行山,高捷成在边区布置货币工作,途经河北内丘县白鹿村,与奔袭之敌遭遇,在突围中牺牲,时年34岁。第二任行长赖勤,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夕,积劳成疾于1945年6月9日病逝,时年40岁。在战争时期,冀南银行有87人牺牲和病逝。
1947年10月15日在冀南银行成立8周年时,在总行之下设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4个区行、26个分行、173个县支行,机构遍及西至黄河、东达津浦路、北至正太路、南达陇海路的广大中原地区,辖区人口3000余万,已成为实力最雄厚的解放区银行。在冀南银行的领导组织下,在解放区农村普遍建立了农村信用社,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进展,冀南银行还在邯郸创办了股份制银行—瑞华银行。冀南币信用度高、币值稳定,经过几年来的不断发展,冀南币建立了稳定的信用 ,成为晋冀鲁豫解放区的本位币。冀南银行在抗战、解放战争中保持了业务正常开展和账款安全,而且在应对战争和自然灾害冲击中保持了币值稳定,培养了大批金融管理干部和业务骨干,在发行货币、发放贷款、资金汇兑、管理外汇、代理金库、收兑金银等方面形成了成熟的管理机制。创办了行徽、行歌,办有《银行月刊》《会计》杂志。
随着解放区的发展,1948年4月12日冀南银行总行迁至石家庄市,与晋察冀边区银行联合办公,正式成立华北银行。1948年12月1日以华北银行、西北农业银行和北海银行为基础成立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了第一版人民币。至此,各解放区的货币停止发行。冀南银行遂停止营业,完成了它的光荣历史使命。冀南银行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银行,为支持革命战争的胜利,创建新中国金融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八路军太行大型革命纪念馆,市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内专题博物馆,河北省邯郸市红色金融主题展馆,这些纪念馆通过历史文献和珍贵文物,系统性展陈呈现冀南银行历史轨迹,并设烈士墙纪念高捷成、赖勤等80余位金融先驱。冀南银行历史告诉我们,虽然今天的银行已经进入电子化、网络化、国际化的新时代,远胜于当年的“马背银行”,但那些赢得胜利的优良传统,依然是现代金融事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冀南银行行歌》
我们是一群经济拓荒者,在民族革命的狂潮里,热情的从事祖国伟大建设,从汾河到运河,从平静的滹沱河到滚滚的黄河,我们站在经济斗争的最前线。打击伪币统一货币,发展工农业活泼市场,改善人民生活,在广大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开遍了繁荣的金融花朵。
在隆重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今天,我们回顾那艰苦卓绝的岁月,更加崇敬和怀念那些老一辈金融工作者,他们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百折不挠、浴血奋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为民族独立、自由解放而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丰功伟绩必将永垂青史。
作者简介:
张江鸣:1972年参军入伍,原西藏军区53师侦察连战士,1976年退役,现已退休。
盛达优配-盛达优配官网-专业股票配资资讯网-配资网官网最新信息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